成分与结构:SBS是苯乙烯 - 丁二烯 -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改性沥青,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SBS改性剂,改变了沥青的化学结构。而AC沥青即普通
沥青混凝土,是以普通石油沥青为结合料,与矿料等按一定比例配合拌制而成。
性能特点:SBS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好,高温时抗车辙能力强,低温时抗开裂性能优,还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AC沥青性能较常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相对较差。
适用场景:SBS改性沥青常用于高等级公路、机场跑道等对性能要求高的道路。AC沥青一般用于普通道路、非机动车道等对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地方。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核心在于严格的温度控制和规范的施工流程,以下是关键要点:
温度控制要点
摊铺温度
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建议控制在170-185℃(SBS改性沥青)。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合料黏稠、摊铺不均,形成波浪纹。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通常比普通沥青高10-20℃。
碾压温度
初压温度:不低于150℃,此时混合料软如橡皮泥,易于塑形。
复压与终压:复压温度不低于130℃,终压温度不低于110℃。
碾压需在混合料温度降至120℃前完成,避免因温度骤降导致开裂。
施工流程与原则
摊铺:匀速连续摊铺(速度2-3m/min),避免停顿或离析。
碾压原则: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原则。
初压:双钢轮压路机,速度2.0-2.5km/h,碾压3遍。
复压:轮胎压路机,速度2.5-3.0km/h,碾压3遍。
终压: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消除轮迹。
接缝处理:优先采用热接缝,冷接缝需涂粘层油并预热。
注意事项
施工中需实时监测温度,遇大风或降雨需及时加热补救。
所有工序需在混合料温度降至93℃前完成。
以上工艺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确保路面耐久性和平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