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泰安遇石记玉石制品有限公司

联系资料

泰安遇石记玉石制品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山东省 泰安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4000*******
传真号码:
4000*******
联 系 人:
师秀娜
移动电话:
4000*******
电子邮箱:
***ager@yushiji.net***

最新信息

查看更多>

中國高古玉器佛像之鑒賞【遇石记】泰山玉文化玉雕 花斑玉设计开发品牌连锁加盟 批发

发布于:2016年03月21日 来源:www.fuhai360.com
[摘要]唐代白玉金頂持珠玉佛 此尊玉雕佛像高43公分﹐在玉器中為大塊料雕刻擺件。為和田白玉﹐硬度應該在6.5以上。光澤溫潤﹐通體無雜質﹐是和田玉極品。
一﹑唐代白玉金頂持珠玉佛

此尊玉雕佛像高43公分﹐在玉器中為大塊料雕刻擺件。為和田白玉﹐硬度應該在6.5以上。光澤溫潤﹐通體無雜質﹐是和田玉極品。

玉質與受沁分析﹕

此玉原為白玉﹐歷經千年入土受沁而顯微黃﹐古語『千年白玉變秋葵』是也。由於玉質質地堅硬﹐雖歷時千年﹐玉器表面微微受沁﹐尚未深入玉器內部。

雕刻風格與藝術品味﹕ 此尊佛像是由玉器和銅器相嵌而成。佛像的頭光﹑佛體身上的裙飾都是銅質金屬。圓形頭光上的輻射線紋流暢﹐銅質裙飾與玉器渾然如一體﹐藝術工藝可謂超絕。 此尊佛像由於裸露上身穿著裙飾﹐應為『菩薩』。佛像的臉相圓潤飽滿﹐由頸部和凸出的小腹判斷﹐應該是『唐代佛像』。此佛像之造像具有密宗佛像的特色。佛像斷代﹕ 宋代以後的佛像雕刻無此等藝術風格與雕刻品味﹐因此不可能是宋以後的佛像。 由玉器受沁程度判斷此玉器入土應該在千年以上。綜合鑒賞﹕

這是一尊頂級的唐代和田白玉的佛像雕刻。不論玉器的質地顏色﹑受沁﹑藝術風格﹑與雕刻品味﹐都可說是玉器雕 刻和佛像藝術的頂級之作。絕非一般宋元明清和近代媚俗的佛像雕刻可比﹗

二﹑唐代黃玉自在觀音坐佛 此尊佛像是和田黃玉玉質﹐高達57公分﹐重30公斤﹐如此巨大的和田黃玉玉雕佛像可謂世所罕見。玉質與受沁分析﹕
此佛像為和田黃玉﹐入土受沁在玉器各部位隨機的呈現咖啡色的受沁現象。在頭冠﹑身體中部﹑腳步﹑背部都有咖啡沁色﹐是入土古玉在土中歷經千年大自然所加諸的巧繪天工。玉質的質地細密溫潤﹐是難得一見和田黃玉玉種。
雕刻風格與藝術品味﹕ 這是一尊唐代佛像風格十分明顯的玉雕佛像.唐代的菩薩多還保留『男相』﹐宋明以後的菩薩則女性法相十分明顯。 不論是寶冠﹑垂發﹑三道(頸部)﹑天衣﹑腕部雙環﹑裳裙﹑等﹐可以說都是典型的唐代菩薩風格。 菩薩自在隨意的坐在大石上﹐寶相莊嚴﹐是為自在觀音。 手部﹑裳裙的雕刻﹐線條流暢飄逸﹐生動自然﹐觀之令人讚嘆。尤其是那渾圓的微凸小腹﹐體現了唐代獨特的女性藝術審美觀。 玉器不同於石頭﹑木器﹑可以直接用工具雕刻。玉器的硬度比鋼刀還硬﹐只能用硬度更高的解玉沙以『琢磨』的方式雕琢﹐其所謂工時和技藝的難度非其它雕塑可以。綜合鑒賞﹕
這一尊唐代黃玉的自在菩薩﹐不論從玉質﹑塊料的碩大﹑雕刻風格的卓絕﹐都可以稱的上是佛像雕刻的極品。

三﹑北魏『秀骨清像』白玉坐佛(一對)高約20多公分

這一對坐佛是典型的北魏晚期的所謂『秀骨清像』的佛像雕刻風格。 玉質是上好的和田白玉﹐入土受沁而呈現微黃.玉體中部的受沁較為嚴重﹐雖經清洗整理﹐仍殘留氧化鐵之鐵鏽。 此對佛雕刻之藝術品味﹐體現在超絕的裙飾雕刻。玉器堅硬勝鋼,但其裙擺線條流暢﹐彷如真實的裙裳垂擺﹐工藝超絕。

四﹑北周白玉赤足菩薩高約12公分 此尊白玉小佛像受沁比較嚴重.從玉質上看﹐可能不是和田玉種﹐而是某種地方玉種。 從玉器雕刻風格上判斷﹐可能是北周的菩薩.因為北周菩薩以目前所見﹐其風格為『矮胖』。

五,藏傳黃玉密宗鏤空雕蓮花菩薩 這是一尊具有明顯藏傳密宗佛像造像風格的玉佛。 玉質是頂級的和田黃玉﹐色澤油潤。 佛像的法相極為生動﹐是一尊雕刻工藝卓絕的玉雕。 玉器受沁散發迷人光澤。 佛像的風格看﹐因為元代到清早期的藏傳佛像風格。

六﹑北齊漢白玉小佛頭高約 11公分 南北朝的佛像雕刻到了北齊可以說是達到的最高峰。 山東的北齊佛像﹐可以說達到了雕刻藝術上『形神兼備』的最高境界對於佛像鑒賞與收藏而言﹐能收藏到北齊佛像可說是人生一大樂事。 此尊漢白玉(大理石)的小佛頭﹐可以說充分體現了北齊佛雕藝術的最高境界﹗ 純淨的線條﹑嘴角寧靜的微笑﹑彷佛是人間永恆的微笑﹐引領我們進入佛的聖地﹗ 私人收藏的北齊佛像﹐在臺北有震旦博物館﹐在北京有保利博物館。 此尊北齊的漢白玉佛頭﹐雖小而美﹐是謂神品。

七﹑東漢(暫訂)白玉騎獸三尊佛像組高約12公分 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漢代任何材質的單體佛像的出現過。 但以玉器雕刻而言﹐凡是青銅器有的造型﹐在玉器上所見亦不少。且中國的玉器雕刻在漢代早已臻于成熟邁入顛峰﹐因此以玉器的不易受損﹐理當出現漢代的玉雕佛像。 此三尊玉雕人物﹐從風格上直覺的判斷﹐應該是東漢的風格。 再從人物本身的藝術風格上探討﹕頭冠﹑額頭正中有『白毫』﹐手腳都戴寶環。裸露上身﹐僅著衣裙﹑手持法器(樂器)﹐看起來應該是菩薩。三人座下都騎在神獸上﹐似乎有些文殊(騎獅)﹑普賢(騎象)的味道 三尊玉雕人物看來都有入土受沁的歲月痕跡。 綜合以上因素分析﹕極有可能是東漢末期﹐佛像中早期菩薩的造像。 當然一件玉器的斷代需要更周延的探討﹐也可能是後代玉器雕刻的仿作。 此三件玉雕人物不敢妄言﹐只希望引起有識者關注﹐由出土玉器來分析漢代玉雕佛像存在的可能性。